長久以來,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千年流傳于人耳的哲學故事好似高懸在蒼穹的浩瀚星海,我們雖然深知它偉大玄妙,但是又難以琢磨參悟,而筑成這堵高墻的,不僅僅書頁上那些被時光浸染而泛黃的深奧詞句,更是歷史車輪滾動前行將我們和古人分割開的巨大時空撕裂感。
于是,大多數(shù)人只得抬頭空望著滿天繁星隱現(xiàn)閃爍,敢于伸手摘“星辰”的人,卻是寥寥無幾。更有甚者,在面對西方文化的喧囂塵上的今天,在經(jīng)歷了各種西化傳媒、報紙、謠言的全面洗腦后,變成了一個雙眼被蒙蔽,喉嚨被掐住,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不加任何思考和了解的情況下,就斷然否定排斥滋養(yǎng)自己數(shù)十載的文化。
然而在中華文明的浩瀚煙史中,從來不乏璀璨光輝的人物,他們有的是身著布衣大隱于市行俠仗義者,有的是在漫天黃沙中手持佛珠西行求取真經(jīng)者,有的是在天子廟宇中面對眾佞臣昂首為民請愿者,有的是在山河破碎國之將亡中揮劍浴血殺敵者。
而傳習錄的作者——王陽明,無疑是這些先賢中更為閃耀的一位,先生短暫一生以心學大師的身份聞名于世,其著作《傳習錄》更是被國學大師錢穆稱贊為“中國人必讀的書之一”,先生書中字里行間蘊藏了一代儒學大師王陽明用一生的體悟而提煉出來的思想精粹。
我對《傳習錄》的了解最初源于《明朝那些事兒》對王守仁的介紹,當年明月用易懂并略帶詼諧的文字,描繪了一代巨儒王守仁的傳奇一生,使我等對其人、其德、其功、其言、其行不勝感佩。由感佩而生好奇,由好奇而生探究之心,因此開始對各種傳記胡亂翻閱一番,掩卷沉思,敬慕之情更甚,其經(jīng)五溺、三變而不改圣賢之初衷,出入佛老而終歸儒家,傳經(jīng)布道而不論貴賤貧富,學究天人亦能濟世安民,真可謂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由敬慕而生學習之心,于是對記錄其言行、反映其思想的《傳習錄》細讀一番,亦生一番感慨。遵循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王守仁亦未留下集中反映其思想的專門著述,不過從其弟子記錄的言行及其一些書信詩作中亦可反映,《傳習錄》就是這樣的。該書主要記錄了王守仁的語錄及其論學書信等,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其講學的語錄,中卷主要是書信,下卷主要是在其去世后有陳九川、黃直等人提供并經(jīng)錢德洪整理的經(jīng)論,《傳習錄》集中反映了王守仁的思想,其主要觀點分為三點,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心即理”中的心,指能判斷對錯美丑善惡的道德之心,即是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強調(diào)通過消除私欲的遮蔽,回復本心。
“知行合一”,即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與行的合一是內(nèi)有良知則外有良行,如果沒有致良知,就不會實際的善行,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
“致良知”中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nèi)在力量。
“知”和“行”的關系,也就是“理論”和“實踐”的關系這是一個困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問題,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等等議論紛紛。至宋明,作為官方認可的程朱理學, 其認為知先行后的思想成為了主流。在此情況下,王守仁先生能夠突破成見,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一個巨大的創(chuàng)新,他主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現(xiàn)形式和補充,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對我們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上也很有指導意義。
就生活上來說, 我們常常會反省過去,常常會思考未來,然而對于反省和思考的結果, 卻常常由于懶惰甚至逃避而不去實踐,這樣我們總是按照思維慣性在重復走過去的路,重復過去的錯誤,因此生活陷入無窮無盡的悔恨之中,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邁出“行”的那一步。記得一個笑話,一個人陷入窮困潦倒之中,他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認為買彩票中大獎是最快捷的事情了,于是天天去教堂祈禱彩票能夠中大獎,上帝卻替他暗自著急“你倒是去買彩票去啊”。就工作上來說,理論學習很重要,但拋開實踐,理論將成為空中樓閣,因此我們在提升自身能力時, 不僅要注重業(yè)務知識的學習, 更主要的是加強實踐的鍛煉,在實踐中提升運用知識的能力,積累處理現(xiàn)場的經(jīng)驗,只有這樣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話。